4月15日,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新闻发言人陈勇介绍,“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通过物联网形成感知系统,用大数据构建决策中枢,借智能设备实现精准执行,最终让养猪从“经验估算”变成“数据精算”。该体系由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牵头实施,已建成覆盖生产、监管、消费全链条的数字化平台。
发布会现场(雷裕婷 摄)
技术架构:构建全链条数智化体系
“生猪产业大脑2.0”集成全国首个生猪领域AI大模型PigGPT,日均处理产业链数据超5000万条,实现疫病预警、成本测算等37个场景智能化决策。系统构建“市—区县—乡镇”三级监测体系,动态预警产能波动,此前通过分析荣昌区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成功将产能波动控制在5%以内。
应用场景:驱动养殖模式革新
在荣昌区落地的全市首个“未来猪场”中,智能环控与精准饲喂系统降低人工成本20%、饲料浪费10%,单头生猪养殖成本节省100-200元。畜牧AI一体机提供24小时疫病监测,使生猪存活率提升至90%以上。通过“云养云卖+保底收购”模式,已带动310户农户饲养荣昌猪1204头,户均年增收800元。
产业辐射:打造全国示范样板
目前,《重庆市未来猪场建设指南》提出的“1153”架构(1个产业大脑、1个数字底座、5大应用场景、3类猪场)已形成标准化输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主任秦友平透露,该体系在四川、河南等省完成试点,国家生猪交易平台年线上交易额突破2300亿元。至2025年,重庆将建成40个智慧养殖示范场,智能化养殖覆盖率超40%。(雷裕婷)
编辑:白刁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