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是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议题。10月25日,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农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重庆顺利召开。此次会议吸引了川渝两地120余位“三农”领域专家学者、农业农村部门领导、区(县)和乡镇领导干部、高校师生、企业家、驻村第一书记、村书记等各界人士参与。
研讨会现场(董頔 摄)
会上,来自川渝两地的八名专家分别围绕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民权益、城乡融合、乡村产业、乡村运营、农村土地改革、乡村信用体系等多个重要议题,为参会嘉宾作了精彩报告。
专家围绕议题作报告(董頔 摄)
来自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专家董进智以《让乡村成为诗意栖居之地——四川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与探索》为题,介绍了四川乡村建设的历程与经验,强调了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乡村振兴督查专员孙小丽则为与会嘉宾分享了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历程、经验亮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重庆市农科院农经所农村改革团队首席专家、副研究员唐丽桂紧抓当前农村改革热点,阐述和比较了三个省市二轮延包试点工作经验与创新探索。西南大学黄庆华教授、四川大学唐鹏副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王珏副教授分别就“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重庆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研究”等议题作了精彩报告。此外,来自实践一线的企业家代表张俊春和胡缙则分别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享了乡村整村运营案例和社商共建乡村产业协同运营经验。
参会代表作主题交流发言(董頔 摄)
在主题交流发言环节,七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围绕农村改革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从不同视角分享政策实施中的挑战和困惑,需求突破,也为深化农村改革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次会议不仅聚焦农村改革,还扩展到了乡村振兴的多个方面,实现了市级、区县、基层、企业间的近距离互动交流,得到了参会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评价。”会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办好学术研讨会,使其能成为业界长期交流学习的平台,为推进重庆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