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6月27日消息(记者白刁尹)6月27日,随着一声长鸣,一条钢铁巨龙从重庆东站徐徐出发,标志着重庆至黔江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重庆“米”字型高铁蓝图再添一笔,渝东南武陵山区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重庆至黔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厦渝通道的组成部分,线路起于中心城区,经南川、武隆、彭水后至黔江,沿线设重庆站、重庆东站、巴南站、南川北站、水江西站、武隆南站、彭水西站、黔江站8座车站,线路全长265公里,总投资535亿元,按时速35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设计建设。

大山里的高铁(央广网发 视觉中国供图)

本次开通运营区段为重庆东站至黔江站段,线路长度249公里,将实现重庆中心城区至黔江1小时可达,南川、武隆、彭水、黔江等全面融入重庆“1小时交通圈”。线路可有效串联金佛山、仙女山、蚩尤九黎城、小南海等特色旅游景点,能够为武陵山区承接主城都市区民俗文化、康养、旅游类产业提供重要载体,并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支撑构建渝东南交、产、旅融合发展经济走廊。同时,重庆至长沙、厦门的运营时间将由现状的5小时、13小时缩短至4小时、9小时以内(以铁路运输部门铺排的列车运行图为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株潭、海峡西岸等国家重要经济区之间的高效联动提供支撑。重庆至黔江高铁正式运营后,将与渝怀铁路形成客货分线运输格局,进一步释放渝怀铁路货运能力,全面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效能。

重庆东站候车大厅(央广网发 视觉中国供图)

与重庆至黔江高铁同步建成投用的还包括重庆市“四主”铁路客运枢纽之一的重庆东站,站场规模为15台29线,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之一,将“四网”融合、站城融合等现代化交通发展理念贯穿于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建成投用后将为我国铁路枢纽更新迭代当好样板、做好示范。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和项目业主单位,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将重庆东站枢纽片区建设任务作为一个项目整体推进,通过最大化挖掘区域土地和经营性资产价值,构建起项目资金自我平衡体系,实现项目投、融、建、运一体化推进。

据悉,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与市级有关部门勠力同心,高效推动重庆至黔江高铁规划建设。一是积极推动项目纳入《成渝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国家规划,为项目建设实施提供规划支撑;二是打表推进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协调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铁集团于2018年完成项目可研批复,2019年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批复及施工图审查,为项目“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创造条件;三是在市级铁路建设专项资金基础上,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方式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出资压力,保障项目顺利按期建成投用。

重庆至黔江高铁开通运营后,重庆市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近1500公里。这条蜿蜒于青山绿水间的钢铁巨龙,不仅是穿山越岭的交通线,更是惠民便民的幸福线、区域协调的发展线、武陵振兴的希望线。

下一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持续推动渝万、成达万、成渝中线、渝西、渝宜等高铁建设,加快推动黔江至吉首、渝贵等高铁前期工作,早日构建形成重庆“米”字型高铁。

编辑:王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