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1月7日消息(记者陈静 实习记者黄银雪)重庆市的幸福河湖是什么样?安澜、生态、亲水、智慧、文化……还有群众的满意。

1月7日,重庆市河长制工作暨幸福河湖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在永川区召开。记者从会议获悉,2024年,临江河、桃花溪、长滩河等16条河湖通过验收,建成市级幸福河湖。与此同时,全市新一批51条市级幸福河湖建设已全面启动。

会议现场(央广网发 黄银雪 摄)

会上,重庆市河长办向首批认定的16条市级幸福河湖颁发证书,并研究安排了2025年全市河长制重点工作。会议期间,与会人员现场考察学习了临江河全国幸福河湖建设经验,部分区县围绕幸福河湖建设作了交流发言。

记者在永川临江河畔看到,河水悠悠流淌,澄澈清透。微风拂过河面,泛起涟漪拍击河岸,远处数只水鸟或嬉戏或游弋,呈现出一片宁静和谐的景象。

治理后的临江河三河汇碧片区(央广网发 重庆市水利局供图)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当下临江河三河汇碧片区的水环境治理成果显著。通过设置高效充氧、生态浮岛等设施,三河汇碧片区的水动力得以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系统也愈发完善。在智慧化管理层面,AI视频设备与水雨情监测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实现了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与高效化,还确保了管理过程的公开透明,为智慧水利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夯实了临江河持续改善的基础。

凭借这些举措,三河汇碧片区“几泓碧水穿城过”的历史景象再度重现,进一步提升了老城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重庆潼南区琼江(央广网发 重庆市水利局供图)

据了解,2023年5月,重庆市发布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在全市实施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100条、2035年建成1000条以上具有区域特点、流域特色、重庆辨识度的幸福河湖。第5号市总河长令发布后,市河长办及时制定《重庆市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申报实施、验收评估等工作机制;制定并修订《重庆市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从“河湖安澜、生态健康、亲水宜居、智慧赋能、文韵深厚、绿色富民、群众满意”7个方面将重庆幸福河湖具象化,推动河湖从安全、生态、美丽向幸福汇流。

各区县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从幸福河湖建设各环节入手,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亮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典型经验做法。截至目前,2023年启动的58条市级幸福河湖已开工建设项目579个、完工514个,完成投资458亿元、投资完成率87.9%;新一批51条市级幸福河湖建设已全面启动。

临江河(永川区、江津区)、桃花溪(长寿区)及长滩河(云阳段)、郁江(彭水段)、濑溪河(荣昌段)、御临河(渝北段)、大宁河(巫山段)、琼江(铜梁段)、璧南河(璧山段)、荣峰河(荣昌段)、琼江(潼南段)、汉丰湖(开州区)、酉水河(酉阳段)、龙河(丰都段)、长寿湖(长寿区)、淮远河(铜梁段)16条河湖已建成市级幸福河湖。

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河长办副主任任丽娟介绍,下一步,重庆将充分依托河湖自然禀赋,以提高百姓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生态修复、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主题,努力拓宽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设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幸福河湖,带动区域人民群众就近致富。同时,还将健全完善幸福河湖建设群众共管、成效共评、成果共享工作机制,力争2025年底前再建成50条以上市级幸福河湖,努力绘就“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一城一江一风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幸福河湖新画卷。

编辑:白刁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