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10月30日消息(记者陈静 实习记者邹巧)一所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让医学研究与临床治疗双向促进,更让川渝百姓因此受益;一次医学检验结果,实现川渝多家医院共享互认,川渝患者不必再接受重复的检查检验;新一批共51项“川渝通办”事项已发布,加速为川渝百姓提供优质服务;巴蜀鱼米之乡推动川渝农业农村共促、共融……

从医疗,到政务服务,再到农业农村发展,川渝两城正努力打破行政壁垒,共建一个“生活客厅”,满足川渝两地一户人家的日常需求。10月29日,“川渝一盘棋·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来到了四川泸州,探访发生在这里的双城百姓生活故事。

科研成果转化、检验结果互认有力保障百姓健康

今年初,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正式认定首批3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其中,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共建“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位列其中。

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心血管代谢病泸州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蒋宗哲介绍,“实验室从疾病的源头开始进行基础研究,再将其科研成果投入临床应用,并进行全链条式的整合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在代谢性血管疾病的诊疗方面,开发出更好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服务于川渝百姓。”

蒋宗哲向媒体记者介绍实验室相关情况(央广网发 邹巧 摄)

此外,重庆市医学检验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最新检测结果发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核医学科体外分析室FT3、FT4、TSH等8个项目合格率均为100%。意味着,这8个项目将实现川渝29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的结果互认,医务人员将遵照互认项目和适用范围予以认可,不再重复进行检查检验,进一步保障百姓健康。

川渝通办一个窗口办两地事

四川泸州与重庆毗邻,两地百姓、产业、经济深入融合,频繁往来。为解决两地百姓、企业异地办事难的问题,川渝两地先后推出了四批“川渝通办”事项,涉及企业群众高频事项355项。

异地办理身份证补领换领业务、住院费用凭医保直接跨省结算、公司营业执照两地均可办理……“川渝通办”事项不断增加,实现两地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壁垒,不断丰富跨域服务场景。

记者探访龙马潭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央广网发 邹巧 摄)

泸州市龙马潭区审批局优化营商环境管理股股长张佳伟告诉记者,“2020年11月起,龙马潭区先后同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荣昌区等毗邻地区签订《政务服务“川渝通办”合作协议》,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线上线下联办’三种服务模式,龙马潭区积极同重庆市开展‘川渝通办’工作,设置‘跨域通办’专窗8个,涉及两地政务服务事项237项。”

截至2024年9月底,龙马潭区已办理“跨域通办”业务6346项,其中“川渝通办”业务4609件。

巴蜀鱼米之乡共推两地农业发展

下网捞虾、打包发货、送货上门,十月底正是泸州市泸县玄滩镇稻虾养殖基地今年最后一批大头虾收获的时期。

“我们合作社实行的是产供销一体化,养殖户只用管理,合作社统一提供养殖技术、开展培训,并提供销售渠道与物流运输。”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大伦告诉记者。

巴蜀鱼米之乡泸县玄滩示范区(央广网发 邹巧 摄)

近年来,四川泸县、合江与重庆永川、江津积极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共商共建百万亩“巴蜀鱼米之乡”。泸县玄滩镇作为川渝合作共建巴蜀鱼米之乡的核心区域,通过持续推行“稻虾共作”高效生态种养,现有稻虾养殖家庭农场35个、种养大户100余户,已规划布局相对集中连片5000亩以上稻虾综合种养核心区2个并规划打造稻虾共作标准化示范基地6个。

玄滩镇党委书记余萍介绍,川渝合作共建“巴蜀鱼米之乡”,主要是通过基础互联互通,例如共同建设高标准农田;资源信息、养殖技术共享,比如,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为川渝两地会员提供专业养殖技术;销售共享,打造统一品牌等三个方面得以实现,促进川渝两地农业农村发展。

编辑:白刁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