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9月12日消息(记者吴新伟 通讯员胡勇 李文航 )9月11日至17日,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统一开展,为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问题的甄别能力,9月12日,成都铁路公安局重庆公安处联合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重庆客运段、重庆供电段、重庆西部航空公司组建安全宣传小分队来到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校,针对网络安全、电信诈骗、出行安全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教育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重庆铁路公安处供图)

“随着数字科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也融入了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讲,互联网科技是大家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网络的便利性、隐匿性也被不法分子所觊觎,成为诈骗陷阱绝佳的工具,令防骗意识薄弱的在校学生屡屡中招,防不胜防,因此,加强校园网络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迫在眉睫。”沙坪坝车站派出所民警李斌说。

宣传教育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重庆铁路公安处供图)

“今年8月份的一天,浙江海宁一名13岁的小学毕业生小吴(化名),在家里刷短视频时,突然收到一条私信。一看到内容是为明星打call,小吴毫不犹豫扫码进群。但是没有过多久,突然出现了一位‘张警官’,以群里有人泄露艺人隐私,所有人都得配合调查,不然将联系监护人缴纳罚款为由,诈骗小吴35.8万!”在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校多功能教室,民警通过组织观看宣传短片、典型案例讲解、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展板等方式,向七年级二班的师生介绍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详细讲解刷单、游戏账号交易、杀猪盘、冒充电商客服、冒充熟人等在学生群体中多发的诈骗类型,以及“两卡”违法犯罪概念、特点及常见的情形,帮助师生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能力、防范意识、警惕意识,让大家全面了解到不法犯罪分子设置的各种陷阱和圈套,从而谨防被骗。同时,协调学校借助校园广播、校园大屏、宣传栏等载体,多渠道进行网络安全宣传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宣传教育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重庆铁路公安处供图)

此外,民警和安全宣传员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安全大富翁”互动游戏,并将安全知识融入游戏各环节,让学生们在刺激有趣的游戏过程中更好接受和记忆安全宣传的知识点。“这种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较以往纯粹的‘说教式’宣传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宣传活动,也加深了宣传知识点在学生们脑海中的记忆。”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校教师王菡说。

据介绍,随着中小学校及普通高校相继开学,成都铁路公安局重庆公安处将动员基层派出所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和辖区实际情况,依托派出所自主创建的各类党团品牌,组织民警到沿线村社、学校开展助学活动和普法宣传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编辑:白刁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