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9月30日消息(记者肖庆华 实习记者向荣 实习生王佳静 白可聪)继追平全年高温日数纪录(67天)之后,9月16日下午,重庆沙坪坝气象站预报实时气温37.1°C,迎来今年第68个高温日,打破全年高温日数纪录。
9月末,重庆的高温还未完全褪去。位于重庆沙坪坝区饮水村的沙坪坝气象站一片宁静,半个足球场左右大小的观察台上,“空气温湿度传感器”“ADTD雷电探测仪”等18个仪器错落有致,场内显示大屏上实时滚动播放各项观测数据。
沙坪坝国家基本气象站(央广网发 王佳静 摄)
这个气象站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竺可桢、涂长望、黄厦千等气象大家曾在此工作……今年8月,这里更是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首批“七十五年等级”气象站。这里记录了时间,记录了风雨,更见证了重庆的历史。
功勋 大轰炸中的气象“战”
沙坪坝气象站的前身,是建于1934年的重庆大学测候所,1943年由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接办,并迁址至沙坪坝高家花园6号(现重庆市沙坪坝区饮水村沙坪坝区气象局院内)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院内。
竺可桢日记手稿(央广网发 王佳静 摄)
重庆《新蜀报》1940年8月刊记载:整个重庆城淹没在大火的海里了。亮红的火焰遍地乱滚,往上翻腾……火光烧红了天,烧熟了天边的月亮,月亮发出殷红的光,像渗着血水一样。从1938年开始,日军对重庆进行长达近6年的大轰炸。
重庆人民英勇抵抗、愈炸愈强。摊贩、农民、报人、妇女……组成了一支顽强的反轰炸抗战队伍,沙坪坝气象人也是其中的一员。大轰炸期间,为保护气象设备和气象工作人员的安全,中央气象局(现沙坪坝气象站)将办公地点迁到了附近的防空洞。
中央气象局防空洞旧址(央广网发 王佳静 摄)
防空洞洞口狭窄,洞内通道长约30米左右,高约两米,只能容两人同时通过。在炮火连天的恶劣环境下,沙坪坝气象站依旧坚持气象观测和预报工作,并为中国空军作战提供气象服务。
观云探雾、知晓天气,对于空中作战极为重要。作为新中国气象事业主要创建人的涂长望,此时正在这里工作。他长时间研究中国气候,用英文撰写《中国自由大气气候状况的初步研究》《中国气团》。希望能为抗击日军空袭尽绵薄之力。
传承 人工气象时代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先进青年恪守岗位、不离不弃,一直坚持进行气象观测,完整保存气象仪器、资料等。
1950年沙坪坝气象站职工合影(央广网发 沙坪坝区气象局供图)
重庆解放后,于1950年成立了西南军区气象处沙坪坝气象站。1978年改革开放为技术创新提供舞台,沙坪坝气象站在气象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沙坪坝气象站老站长朱聿来,因在三七高炮降水防雹研究和使用中做出重大贡献而得到表彰。
2005年前,气象观测一直都是人工操作。地面观测主要靠人工观察气压、降水、风速、地温等。为减小误差,观测员必须到室外观测台进行观测。遇到异常天气,他们不仅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变幻莫测的天气,还要克服内心对极端天气的恐惧。
“不管那个雷打得好凶,闪电闪得好厉害,都要去。有时候感觉那个雷就炸在我们头上。”沙坪坝气象站副站长唐晓萍说。地面观测的上班时间是从头一天晚上8点到第二天晚上8点。一共观测8次,4次为最基本的观测(其他4次为补测),凌晨2点、早上8点、下午2点和晚上8点。“虽然是三个人轮班,但是我们都不能睡觉。”
观测时间的定点性是气象工作的一大特征。观测员们起初会设置几个闹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生物钟。他们回忆说,就算不值班,也会在固定时间醒来。
高空探测是测量从地面到3万米高空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分别在早上7:15、晚上19:15和凌晨1:15,进行分点探测。探测员将氢气球准时放飞升空,遇到降雨气球会被打落,就得重放。“有时要重放三四次,成功放飞一次需要半个小时。人太瘦了可能还会被气球拖走。”有着40年高空探测经验的工程师张云说。
歌乐山沙坪坝高空气象站放飞氢气球(央广网发 七一网供图)
记录和信息传输也要克服不少难题。不出错、不涂改,务必要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记录必须用铅笔,水芯笔沾水了会模糊字迹。遇到下雨天,观测员们通常穿着雨衣赶往观测台,将观测簿揣在怀里,一边观测一边记录。
早期依靠电报传送信息。工作人员一只手拿着耳机,一只手记着“摩斯密码”,在嘀嘀嘀的响声中不断进行复杂的编码和解码。张云说:“像电视里看到的保密工作一样。密码一个点不同,意义就完全不同。”1984年后采用计算机技术记录处理信息,正式告别了长达几十年佩戴耳机发报的“摩斯密码”时代。
遇到极端天气,发报工作变得尤为危险。“刚工作没几年,一个打雷天。一个雷打在机器上,插线板上的火光又打到我脸上。”张云被吓了一大跳,但手里的工作依然没停。
跨越 数字气象新时代
2005年是沙坪坝气象站地面观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1月1日,地面人工观测全面停止。2007年配备计算机,实现无纸化办公。机器观测代替人工观测,气象数据记载阔别了质朴又真挚的手写方式,预报工作也变得智能化和精准化。
2004年4月16日,重庆市天源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沙坪坝区气象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气象服务预案。在站内开展每小时一次的小球测风,提供每15秒一次的精准测风数据。在事故现场每半小时进行一次地面测风,为重庆市政府科学地疏散群众,制定最佳爆破时间提供了详实准确的第一手气象资料。
2007年7月17日,重庆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暴雨,持续性暴雨造成了沙坪坝全区洪涝。沙坪坝日降水量271.0毫米,为1892来有降水资料的最大值。沙坪坝气象局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气象服务预案和“一时一报”服务工作,为救援服务提供保障。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加之地势复杂,坡地广,长江横穿重庆,市内分布嘉陵江、乌江多条河流。一到雨季,水位暴涨。如何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了重庆气象工作的一大重点。
无人机监测现场(央广网发 沙坪坝气象局供图)
2023年重庆市气象部门牵头与应急管理、水利部门等联合研发“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这一系统打破信息壁垒,及时将各部门信息第一时间汇合,通过三维模型预估洪峰过境时的淹没范围和淹没时间。这一新型数字气象系统的诞生为防汛研判和指挥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有助于在灾难来临之际做出及时的防备和撤离工作,减少因洪涝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2011年到2017年,我在基层做气象预报工作。把实时观测的信息综合起来,通过数字进行预报。”重庆市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副处长陈鹏说,气象工作最重要的是责任心。
气象站是社会变迁与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如今它们已经遍布山城各地。截至2024年,重庆气象部门应用16颗卫星资料,布设21部天气雷达、2680个观测站,与多部门共建5533个行业气象观测站,海量数据汇入天枢·智能协同观测系统,构建起地空天一体化智能协同监测网络。
作为目前重庆唯一的七十五年气象站,沙坪坝气象站是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气象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如今,它正朝着百年气象站迈进。
相关链接:
2024年世界气象组织认定的8个七十五年气象站分别为:重庆沙坪坝国家基本气象站(建立于1934年)、福建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黑龙江嫩江国家基本气象站、四川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贵州兴仁国家基准气候站、新疆哈密国家基准气候站、甘肃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甘肃崆峒国家基本气象站,均满足运行时间达七十五年以上、缺测不超过10%(不含战争和灾害等影响)、迁站没有造成气候特征变化等10个评选条件。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