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净透亮的手术室里,一台没有手术刀、不见血迹的无创肝癌治疗正在进行——体外超声波穿透患者腹部,精准聚焦在肝脏肿瘤上,65℃高温瞬间消融病灶。近日,重庆海扶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即俗称的“海扶刀”,正以“不开刀、不流血”的特点挑战传统手术模式。

微无创与传统手术的“隔空对决”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这种中国原创技术呈现出显著差异。重庆海扶医院张炼院长解释:“传统手术需要切开至少15厘米的切口,而FUAS仅通过皮肤表面约1元硬币大小的治疗区完成。患者术后2小时即可下床,3天出院,比常规手术恢复时间缩短70%。”

海扶刀手术室(重庆海扶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供图)

技术差异更体现在临床数据中:对于早期肝癌,FUAS的5年生存率达58.4%,与传统手术相当;在子宫肌瘤治疗中,患者血红蛋白恢复时间从术后的1-2个月缩短至1周。在实际临床治疗中,结合传统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整体治疗效果。

从癌症到常见病的应用突破

这项技术的适应症正在快速扩展。在骨肿瘤领域,临床研究显示FUAS治疗恶性骨肿瘤的5年生存率与保肢手术持平(约65%),却避免了截肢风险;对于乳腺癌,其病灶识别准确率达98.7%,术后乳房外观保持完整,显著降低患者心理创伤。

在常见病治疗方面,“海极贝”超声关节炎治疗仪通过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释放,使肩周炎患者疼痛缓解率提升40%;针对产后康复的“韵产康”设备,将子宫复旧时间从自然恢复的6周压缩至3周。

中国方案的全球实践

目前,该技术已形成完整治疗体系:34个国家和地区引进设备,累计治疗超32万例。张炼教授强调:“我们坚持‘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的理念,但绝不神化技术。技术价值在于让患者受益,微无创不是取代传统手术,而是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张炼院长(左三)进行培训指导(重庆海扶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供图)

据国家卫健委医疗技术评估专家组统计,我国已有216家医疗机构开展FUAS治疗,年手术量增速达25%。随着医保覆盖范围扩大,这项技术正从高端医疗走向普惠应用。FUAS已从三甲医院下沉至县域医疗机构。2024年,我国基层医院FUAS手术量同比增长47%,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医疗目标。(张婷 宗伟豪)

编辑:王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