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至16日,“学前有法,善育有规——成渝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展示活动”在重庆万州举行,吸引了成渝地区超1000名学前教育管理者、园长、骨干教师、教研员以及高校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新方向。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悉,此次活动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教师发展中心指导,万州区教育委员会、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重庆市熊壮名园长工作室承办。
童真开场:见证成长与初心
活动伊始,由熊壮名园长工作室精心策划的“看见儿童·毕业礼物课程展”便成为全场焦点。此次活动还集中展示了工作室引领下重庆市24所幼儿园、55个大班孩子共同创作的毕业作品,这些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作品,生动诠释了“看见儿童”的理念。
歌舞剧《毕业礼物》(主办方供图)
随后,重庆市万州区电报路幼儿园与西藏察雅幼儿园师生带来的开场歌舞剧《毕业礼物》,以极具感染力的舞台表演,将孩子们的纯真与对成长的期待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活动奠定了“儿童为本”的温馨基调。
开幕式上,万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骆继军发表欢迎辞,并指出《学前教育法》的实施,标志着学前教育正式步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骆继军期望万州区乃至成渝地区的幼教工作者,能够成为《学前教育法》的坚定践行者,筑牢法治基础;积极引领“科学保教”,将“善育”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
骆继军致辞(主办方供图)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夏泽胜在讲话中回顾了重庆及成渝地区学前教育协同发展的成果,并提出了深化合作的四大路径:加强政策协同、强化师资共育、推动资源共享、深化学术交流,为成渝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专家讲座:引领学术前沿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带来了题为《从儿童出发——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建构的几个哲学思考》的讲座。她深入剖析了生活化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设计根基、内容组织方式,以及对儿童哲学思辨的珍视与保护,强调通过师幼“共同生活”实现儿童生命的全面发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幼儿园教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9-2021)张家琼指出,儿童是非常会学习的,成年人要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给他们搭建学习的平台,共同创造出一个奔驰的、松弛的、美好的、毫不费力的幼儿园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幼儿教育导读》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熊志刚对《学前教育法》进行了权威解读。他深入分析了法律明确的“六个坚持”,阐述了其在保障儿童权利、规范行业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依法治教、科学保教提供了清晰指引。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研员、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员李传英主持此项专家讲座,并表示熊志刚以“六个坚持”为纲的解读,深度挖掘了法律的制度创新点,将立法精神转化为可操作的治理手段,为成渝地区落实“幼有善育”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依据。
活动特别邀请了江苏、厦门及成渝地区的名园长,分享各自的创新实践经验。
圆桌论坛:碰撞思想火花
园长圆桌对话(主办方供图)
6月15日下午,一场主题为《管理中你“看见儿童”了吗?》的园长圆桌对话热烈展开。在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院长田兴江的主持下,川渝地区十位园长围坐一起,结合园所管理实际,坦诚交流在落实“儿童立场”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挑战与突破。
各位园长围绕“管理决策”“环境创设”“课程实施”等关键环节,就如何真正“看见儿童”、信任儿童、支持儿童展开深入探讨,碰撞出许多具有启发性的管理思路与实践策略,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
电报路幼儿园孩子户外课堂(主办方供图)
活动中,万州区九所优质公办幼儿园作为分会场同步开放,为参会者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据悉,每个分会场不仅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观摩,还结合园所经验分享、名园长案例介绍,以及重庆幼专专家团队的精准点评与微讲座,将前沿教育理念与生动实践紧密结合,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王明高)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