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6日18点01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研究所曾谨言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2023年3月13日,北京大学正式发布曾谨言教授讣告。

曾谨言(央广网发 重庆一中供图)

曾谨言,我国理论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1931年生,1946年9月至1949年7月在重庆一中学习。

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大学物理系,1955年北大物理系本科毕业,1959年北大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随即留校任教,主讲量子力学。1981年,任全国高校量子力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82-1983年,应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玻尔的邀请,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玻尔研究所访问和工作。1984年,经国务院特批,晋升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5年,为纪念N·玻尔诞辰一百周年,再度应邀访问玻尔研究所。曾任北京大学周培源物理学讲席主持教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曾谨言教授长期从事量子力学和原子核结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原子核结构、量子力学基础等方向取得诸多传世成果;在量子力学教学和教材建设、提高我国量子力学教学水平和培养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所著《量子力学》,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自八十年代初以来,至今仍在各大学广泛使用。对于量子体系的动力学对称性及其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新型多粒子纠缠态的构成、原子核转动惯量的微观机制、转动谱规律、核电荷半径变化规律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

曾谨言教授是重庆一中的杰出校友,对母校重庆一中有着特殊的感情。在重庆一中建校55周年、60周年、65周年直到80周年,他都回到重庆一中,向母校赠送其研究成果著述。

曾谨言对重庆一中的赠书(央广网发 重庆一中供图)

曾谨言对重庆一中的赠书(央广网发 重庆一中供图)

曾谨言对重庆一中的赠书(央广网发 重庆一中供图)

曾谨言对重庆一中的赠书(央广网发 重庆一中供图)

曾谨言对重庆一中的赠书(央广网发 重庆一中供图)

曾谨言对重庆一中的赠书(央广网发 重庆一中供图)

曾谨言对重庆一中的赠书(央广网发 重庆一中供图)

深切缅怀追忆曾谨言教授,回顾教授的一生,是抬起头来为国求学的一生,是低下头来为国育人的一生,是构建中国量子力学教学体系的一生,是勤勤恳恳为中国量子力学发展而奋斗的一生!

愿以寸心报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

曾谨言,1931年6月26日生于四川。他的小学和中学是在抗战烽火和解放战争年代中度过的。抗战时期,很多城市遭到日本侵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他的家乡也深受其害。“山河破碎,国无宁土”。当时有不少爱国知识分子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沦陷区转移到祖国大后方,在中小学任教,带来很多新的思想。在他们的影响下,在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和民主运动中,曾谨言从少年时代就受到爱国主义和科学救国思想的熏陶,深深意识到只有祖国强盛起来,才能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

曾谨言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在1959年任教之前,在学校中接受教育,此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从未离开过教学岗位。1982—1983年,曾谨言应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玻尔的邀请,到哥本哈根大学N·玻尔研究所访问和工作。1985 年,为纪念 N·玻尔诞辰一百周年,再度应邀短期访问 N·玻尔研究所。A·玻尔从他父亲 N·玻尔继承下来的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特别是着重培养年轻人的创新思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谨言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就把量子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生认识量子力学过程的规律,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20 世纪80 年代初,在王竹溪的倡导和鼓励下,他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一系列配套的量子力学著作和教材的建设,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他编著的几部量子力学著作和教材均在台湾以繁体字版本发行。特别是《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丛书,科学出版社),在台湾几乎每年都重印。我国许多大学,包括台港澳很多大学,都采用该书为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此书写作严谨,物理思想清晰,内容讲述富于启发性,着重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思考问题,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过程。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述方法上,有不少独到之处。王竹溪曾经评论说过,理论物理几门课中最难讲的是热力学和量子力学,尤其是量子力学课,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很大,按照曾谨言的讲法,学生学习量子力学的难度大为减轻了。多位著名专家也评议认为,《量子力学》一书是真正够得上国际水平的一本好书。一些华裔学者认为,此书可以与Schiff 的量子力学 (国际上著名的量子力学教材)媲美。该书于 1988 年获首届国家级高校优秀教材奖。

曾谨言教授在量子力学研究领域勤恳耕耘,获得了重要成果推进了中国量子力学的发展,回顾他的科研经历,比较重要的成果如下:

推广了著名的Bertrand定理——“只当中心力为平方反比力或Hooke力时,粒子的所有束缚运动的轨道才是闭合的。”他与武作兵(博士后)发现:在屏蔽库仑场和屏蔽各向同性谐振子场中,当粒子角动量为一系列适当的分立值时,也存在无穷多条闭合的轨道,这些闭合轨道用推广的Runge-Lenz矢量来表征。他与武作兵和曾蓓(本科生),还进一步发展了泡利关于这个问题的动力学对称性的工作。他还与刘宇峰(本科生)和霍武军(硕士研究生)仔细研究了经典粒子轨道的闭合性与量子力学中的粒子能量本征方程的因式分解和能量本征值的密切关系。

提出了构造多粒子体系的纠缠态的一个新方案。他与朱红波(博士研究生)仔细研究了被广泛应用的多粒子纠缠态,即GHZ (Greenberg-Horne-Zeilinger)态的结构,以及用它来进行量子离物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的局限性(只能用来进行单粒子任意自旋态的离物传态)。量子离物传态是量子信息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他们利用体系旋转180度对称性和旋称(signature)概念,构造出一种新型的多粒子纠缠态,它曾谨言有关量子力学的研究,发表过20多篇论文。部分研究成果已反映在他编著的量子力学专著和教材中。

对核结构理论的研究。他在核结构理论研究工作中,非常注意联系实验工作,着重分析和解决已有理论与实验的主要矛盾,并对实验工作提出建议。他对核结构理论的研究工作可分为微观理论和唯象分析两方面。微观理论方面,曾谨言提出了处理原子核对关联的粒子数守恒(PNC) 方法。唯象分析方面,曾谨言与孟杰等人提出了原子核电荷半径依赖于同位旋的 Z1/3律。它对β稳定核以及远离β稳定线的原子核的电荷半径的变化规律的描述,优于传统的 A1/3律。他与吴崇试从A·玻尔的哈密顿量导出的原子核转动谱的ab(abc)公式,与实验符合的程度,优于现有其他转动谱公式,适用的角动量范围也更广。上述两项理论研究,能较好地把大量实验数据的变化规律,用很简便的公式表示出来,并对于远离β稳定线的原子核和高自旋核态的实验探索,具有应用价值。

匠心育人桃李天下,为国铸梁师道永传

曾谨言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作风朴实,治学严谨。对于贯彻启发式教学,着重培养创新人才,做过很多尝试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北京大学多次教学检查 (学生不记名评议) 中的得分,都是全校最高分的几门课程之一,并多次获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奖。40多年中,听过他讲课的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教师近万人,其中不少人如今已经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为祖国培养一代人才和提高量子力学教学水平作出了贡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逐渐摸索出一套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思想。他认为一个好的高校教师,不应只满足于传授知识,而应着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一门课,是继承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间接知识。教师与学生都应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继往开来”。但“继往”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只能是更有效地“开来”。学生不应在书本和已有理论面前顶礼膜拜,而应把它们看成是在发展中的东西。对待前人的知识遗产,“既不可轻率否定,也不应盲目相信”。鼓励学生对已有理论提出怀疑,并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是否自己也能根据已被实验确认的事实,通过分析和推理,进而得出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和规律?对于新的实验现象,自己能否设想一个说明它的理论?在此过程中,即使学生的设想错了,也不要紧,他们可以由此得到极为宝贵的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如果学生的设想对了,那就更好,在科学史上,殊途同归的实例屡见不鲜。对于这种学生,他往往允许他们免试。这是他对考试方式实行的一种尝试性改革。现在看来,这对于贯彻因材施教,培养创新人才是很有利的。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本科生中,就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学习量子力学课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启发下,就解决了一些物理学界尚未搞清楚的问题,并写出论文,发表在国外重要的学术刊物上。

在教学中,他还提倡师生平等讨论问题,“科学植根于讨论之中”(海森伯)。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法提出怀疑,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实践证明,他教过的不少学生如今已经在不同的领域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认为这正是对他为教学所付出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

曾谨言还热心于促进国内高校和研究所之间科研工作的交流和培养年轻人的工作。他与孙洪洲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一批核结构理论界的同行组建了全国核结构研究会。从198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为促进国内核结构理论研究工作的交流和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2年以后,该组织成为中国核物理学会所属的核结构专业委员会。目前一些老会员已相继退休。可喜的是,经过多年努力,已涌现出一批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他们已在此领域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受到国际核物理学界的重视。可以期望,我国核结构理论的研究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果,逐步实现全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曾谨言先生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了祖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他所教过的学生中,很多人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不少人在各自的领域中已作出重要贡献,真正实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曾谨言先生虽离我们而去,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勇于创新的品格、率先垂范的作风、诲人不倦的情操、宽厚慈爱的风范永远值得大家学习和敬仰!先生千古,懿德长存。

编辑:吴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