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11月27日消息(记者王海 白刁尹 实习生陈智列)近日,在收到黔江区生态环境局、城管局整改回复的一周后,重庆市检察院第四分院和黔江区检察院联合对一起公益诉讼案件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回访。

“检察院的监督真管用,自从附近的垃圾填埋场整改后,空气中再不会弥漫刺鼻的臭味,家里的窗户终于可以常开了。”家住重庆市黔江区某街道某社区的居民陈某高兴地说。

整改后(央广网发 重庆检察院第四分院供图)

60吨工业废物、330立方米生活垃圾堆成“千层糕”

在黔江区某街道某社区,有一座用60吨工业固体废物垃圾、330立方米生活垃圾堆积的“千层糕”,严重影响附近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2021年7月底,四分院和黔江区检察院联合开展了一次公益诉讼线索调查,将情况向四分院分管副检察长田维武汇报。7月29日,四分院正式对该案立案调查,四分院和黔江区检察院的公益诉讼检察官们立即开始了调查核实工作。

整改前(央广网发 重庆检察院第四分院供图)

8月到9月初,吴军一行人多次赴该垃圾场实地勘查,启用无人机勘测渣场面积、体量及周围环境,并进入临近河流调查废水排放处理情况。同时,制定调查方案,密集走访黔江区环保、城管等部门和某街道办事处,了解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和其履职情况。

经过仔细调查发现,该垃圾场系该社区居委为消除集体经济项目空白,利用位于该居委的一处废弃矿山设立弃土场用于接纳建筑垃圾,并于2019年8月正式开始对外收费运营。附近建筑工地经常将整车整车的未经处理的垃圾堆放在后山,事后并没有及时处理,造成垃圾填埋事实。常年堆积的垃圾,只要一遇大雨,垃圾渗滤液沿着山体流向山下村庄的池塘、农田和菜地里,被殃及的村民们苦不堪言。

检察官实地勘察(央广网发 重庆检察院第四分院供图)

检地协作,持续跟踪解决垃圾影响

2021年9月7日,四分院向黔江区生态环境局、城管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对该垃圾场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同时,黔江区审计局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审计调查,某街道办事处已关停了该垃圾场。

检察官实地勘察(央广网发 重庆检察院第四分院供图)

9月初,两级检察机关、区生态环境局、区城管局、区审计局、某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整改现场会议,细化了整改措施。

为确保检察建议督促履职取得实效,两级检察机关的检察官们定期走访现场,用无人机拍摄矿坑回填的具体情况,确定矿坑回填的深度、范围,及时掌握回填进度;仔细查看现场回填的废土情况,确保回填废土符合回填要求,并对在回填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生态环境局和城管局,进行风险提示。

然而,60吨工业固定垃圾的处理又成了一个难题。

废玻璃纤维成了“香饽饽”,变废为宝长效整治

两级检察机关针对60吨工业固体垃圾清理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多次主动联系环保、城管等部门,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探讨解决方案(央广网发 重庆检察院第四分院供图)

出乎意料的是,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们发现,随着近年来环保要求越来越严,一些废渣的销路相当好,生产的废渣随产随运,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材料。在附近的黔江区正阳工业园区就有一家引进的善于利用废旧机头丝生产工业品的企业——重庆佳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而且废玻璃纤维是生产电绝缘材料的极佳材料。

截止到11月初,60吨废玻璃纤维已全部被清运至重庆佳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用于生产成电绝缘材料等生产原料加工成品外卖。而且,当地开始实行废旧工业固体垃圾定时清理回收利用的做法,一条改造“快车道”向着当地的垃圾填埋场迅速铺开。

“从矿坑回填到土地再利用,从变废为宝到物尽其用,再过一段时间,这里肯定又是一片绿草丛生的生机之地。”回访中,望着没有垃圾、渐渐复绿的土地,吴军渐渐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