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病案管理科收到了一封来自杨先生的感谢信。信中,杨先生表达了对医院病案管理科工作人员的感谢,感谢他们帮助他找回了30年前孩子的出生证明,解了燃眉之急。

原来,杨先生的孩子因故需要补办出生证明,然而距离孩子出生已经近30年,杨先生早已记不清当年的细节,只依稀记得是在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出生的,国家规定住院病历仅保存30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杨先生来到了医院病案管理科寻求帮助。

令杨先生惊喜的是,医院病案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展开查找工作。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不到2小时,工作人员就从病案资料中找到了30年前杨先生孩子的出生病历资料,并协助他顺利补办了出生证明。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真是帮了我大忙!”拿到补办好的出生证明,杨先生激动不已,连连道谢。

这仅仅是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病案管理科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2024年12月,医院刚刚全部搬至新院区,杨先生妻子的住院时间是1995年,年代久远,那时还没有执行信息系统管理病案资料,无法用电脑查找住院记录,增加了调取的难度。病案管理科负责人何姝带领团队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积极响应,马上联系新院区工作人员迅速展开病历查找工作。根据患者姓名,查找姓氏卡(有同名同姓),再核对提供的相关信息,与姓氏卡进行匹配,确定住院号,再从库房几十万份病历中,终于找到该份病历所在。

工作人员正在查找病历(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供图)

新院区工作人员立即与驻场扫描人员进行沟通,该份病历虽有近30年历史,但纸张保存良好,且字迹清晰,符合扫描条件。随后立马进行手动翻拍,并实时上传。新院区数据一上传,老院区工作人员即刻将这份病历打印出来。

这份跨越近30年的住院病历,在不到2小时的时间,就交到杨先生的手中。杨先生对医院服务表示感谢。他说:“我原本以为这么久的病历可能找不到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找到。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为表达感激之情,杨先生还特意为病案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写了一封感谢信,对他们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态度给予高度评价。

此次事件的快速处理,充分展示了住院病案规范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服务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提升病历资料的查询效率,还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住院病案存放处(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供图)

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多年来,医院病案管理科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住院病案的规范性管理,加强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病案管理制度,提升病案管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病案查询和利用服务。

“患者所需无小事”,未来,医院将继续加强病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积极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向凌)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白刁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